DNS,全称为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在互联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犹如一本巨大的电话本。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如 www.example.com 时,DNS 就会将这个易于记忆的域名转换为对应的 IP 地址,使得我们的设备能够找到并连接到目标网站的服务器。
据统计,目前全球互联网中的域名数量已经超过了数亿个,而每个域名都需要通过 DNS 进行解析。例如,常见的通用顶级域名有.com、.net、.org 等,国家顶级域名如.cn(中国)、.us(美国)、.uk(英国)等。这些域名的存在,让用户无需记住复杂的 IP 地址,极大地简化了网络访问。
DNS 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但却非常关键。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并按下回车键时,浏览器会向 DNS 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询问这个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是什么。DNS 服务器会先在自己的缓存中查找是否有这个域名的 IP 地址记录。如果找不到,它会继续向更高级别的 DNS 服务器查询,直到找到正确的 IP 地址。一旦找到了对应的 IP 地址,DNS 服务器就会将这个 IP 地址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接收到 IP 地址后,就能与目标服务器建立连接,加载并显示网站内容。
DNS 采用分布式架构,多个 DNS 服务器共同承担解析任务,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现代 DNS 系统还加入了多种安全机制,如 DNSSEC(DNS Security Extensions),防止域名解析被篡改,保障用户访问的安全性。
总之,DNS 是互联网的基础服务之一,了解 DNS 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网络,还能在遇到网络问题时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二、DNS 的层级架构
(一)域名的层级分布
域名在互联网中呈现出清晰的层级结构。以 baike.baidu.com 为例,其中 “.com” 是顶级域名,由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管理。顶级域名之下是次级域名,这里的 “baidu” 就是次级域名,通常由企业或个人注册和管理。而 “baike” 则是主机域名,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分配和命名。根域名位于域名层级结构的最顶端,一般用 “.” 表示,但通常省略不写。根域名服务器管理着所有的顶级域名,是整个域名系统的基础。
(二)DNS 服务器分类
- 根域名服务器:作为 DNS 层级架构中的最高层次,根域名服务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共有 13 个根域名服务器,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些根域名服务器知道所有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和 IP 地址,当本地域名服务器无法解析域名时,首先会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请求。例如,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陌生的域名时,本地域名服务器如果没有该域名的记录,就会向根域名服务器询问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顶级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该服务器下的所有二级域名。比如,“.com” 顶级域名服务器管理着所有以 “.com” 结尾的域名。当本地域名服务器从根域名服务器获取到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后,就会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以获取下一级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据统计,目前全球有多种顶级域名,如 “.org” 表示非盈利组织、“.net” 代表网络提供商、“.com” 代表商业机构等。
- 权威域名服务器:权威域名服务器负责某一个特定区域的域名解析。它存储着该区域内所有域名的详细信息,包括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等。当本地域名服务器从顶级域名服务器获取到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后,就会向权威域名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以获取最终的域名解析结果。例如,企业或组织可以搭建自己的权威域名服务器,来管理其旗下的域名。
- 本地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通常由网络服务提供商(ISP)或企业内部网络管理。它接收主机的 DNS 查询请求,当本地域名服务器的缓存中有该域名的记录时,可以直接返回解析结果。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无法给出应答时,它会向其他服务器发起请求,依次查询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和权威域名服务器,以获取域名的解析结果。本地域名服务器还具有缓存功能,可以将查询到的结果缓存一段时间,以提高后续查询的效率。
三、DNS 解析全过程
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 “www.163.com” 时,一场精彩的 DNS 解析之旅便拉开了帷幕。
首先,电脑会检查本地 DNS 缓存,这里就像是一个快捷的信息库。如果之前访问过 “www.163.com”,并且缓存还未过期,那么就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 IP 地址,解析过程瞬间完成。然而,如果本地 DNS 缓存中没有该域名的记录,电脑就会接着查找本地 hosts 文件。这个文件可以由用户自行配置,将特定的域名映射到特定的 IP 地址。例如,在测试环境中,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修改 hosts 文件,将一个域名指向测试服务器的 IP 地址,以便进行测试。但如果 hosts 文件中也没有 “www.163.com” 的记录,那么就需要依靠本地 DNS 服务器了。
本地 DNS 服务器通常由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当本地 DNS 服务器接收到对 “www.163.com” 的查询请求后,如果它的缓存中有该域名的记录,就可以直接返回 IP 地址。如果没有,它就会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根域名服务器就像是 DNS 世界的导航中心,虽然它不直接知道 “www.163.com” 的 IP 地址,但它知道 “.com” 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并将这个信息返回给本地 DNS 服务器。
本地 DNS 服务器接着向 “.com” 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顶级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告知本地 DNS 服务器负责 “163.com” 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然后,本地 DNS 服务器向权威域名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权威域名服务器查询自己存储的域名和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表,最终找到 “www.163.com” 对应的 IP 地址,并将其返回给本地 DNS 服务器。
本地 DNS 服务器获得 IP 地址后,不仅会将这个结果返回给发出请求的电脑,还会把这个对应关系保存在缓存中。这样,下次再有用户查询 “www.163.com” 时,本地 DNS 服务器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返回结果,大大提高了查询效率。
例如,阿里云解析默认的 TTL(Time To Live)是 10 分钟,这意味着本地 DNS 服务器对于域名的缓存时间是 10 分钟。10 分钟之后,本地 DNS 服务器就会删除这条记录。如果将 TTL 设置为 24 小时,域名解析记录就能够更长时间地存放在本地 DNS 服务器中,加快所有用户的访问速度。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如果网站的 IP 地址发生变化,那么在 TTL 时间内,用户可能会访问到旧的 IP 地址,导致无法正常访问网站。
综上所述,DNS 解析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高效的系统,通过多个层次的服务器协同工作,将易于记忆的域名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 IP 地址,为我们的网络访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DNS 的缓存机制
DNS 查询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地方会缓存记录:本地 DNS 服务器和客户端自身。这种缓存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查询效率,但正如一把双刃剑,也会对准确率产生影响。
当我们首次访问一个网站时,整个 DNS 查询过程会经历从本地到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再到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层层查询,最终获得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这个查询结果不仅会返回给客户端,同时也会被本地 DNS 服务器缓存起来,并设置一个有效期,这个有效期就是由 TTL(Time To Live)参数来控制的。
TTL 的全称是 “Time To Live(生存时间)”,它表示 DNS 记录在 DNS 服务器上的缓存时间。例如,大部分解析服务商的 TTL 值默认都在 10 分钟。在这 10 分钟内,如果有其他用户再次访问同一个域名,本地 DNS 服务器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读取结果并返回,无需再次进行全球查询,大大缩短了解析时间。
然而,如果域名与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发生变化,而缓存还未过期,就会出现问题。因为缓存只会保存查询结果,而不会检查该结果是否有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从缓存中读取的信息就是错误的,可能导致网站不可达或者被导向一个错误的网站。
此外,DNS 缓存还容易被恶意攻击者利用,进行缓存投毒攻击造成 DNS 劫持。攻击者利用 DNS 缓存的原理,在权威解析服务之前将伪造的数据包发送到 DNS 服务器中,当用户请求到 DNS 服务器时,就会将错误的数据发送给用户,从而将访客诱导至受攻击者控制的网站。
为了降低 DNS 缓存所带来的影响,合理设置 TTL 值非常重要。如果 TTL 值设置得较大,DNS 缓存生存时间就越长,对各级 DNS 服务器的请求压力就越小,但相应的由 DNS 缓存所带来的解析记录刷新不及时、DNS 缓存投毒威胁等安全风险就越大。反之,如果将 TTL 值设置得太小,就会导致 DNS 缓存生存时间太短,需要频繁地对各级 DNS 服务器发起查询,由于全球查询所带来的时延情况就越严重,对各级 DNS 服务器造成的压力也越大,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及时同步最新的解析记录,保证域名解析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DNS 缓存机制是一把双刃剑,网站管理人员要根据自身业务场景合理设置适合自己的 TTL 值,才能兼顾网站的访问速度和安全性两方面。
五、DNS 的记录类型
(一)A 记录
A 记录即地址记录(Address),其作用是返回域名指向的 IP 地址。如果需要将域名直接指向一个 IP 地址,就需要添加 A 记录。例如,当用户在阿里云购买了域名后,可以通过设置 A 记录将域名指向自己的服务器 IP 地址,这样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时,DNS 系统就会根据 A 记录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 IP 地址,从而让用户能够访问到服务器上的网站或应用。
(二)NS 记录
NS 记录即域名服务器记录(Name Server),它返回保存下一级域名信息的服务器地址。该记录只能设置为域名,不能设置为 IP 地址。NS 记录主要用于指定由哪些 DNS 服务器对该区域进行解析。比如,当一个企业将子域名交给其他 DNS 服务商解析时,就需要添加 NS 记录,指定负责解析该子域名的 DNS 服务器的域名。
(三)MX 记录
MX 记录即邮件记录(Mail eXchange),它返回接收电子邮件的服务器地址。在互联网中,MX 记录对于电子邮件系统至关重要。当发送邮件的服务器收到一封目标域名的电子邮件时,它会查询目标域名的 MX 记录,以确定应该将邮件发送到哪个服务器进行接收。例如,企业搭建自己的邮件服务器时,就需要设置 MX 记录,将域名指向自己的邮件服务器地址。
(四)CNAME 记录
CNAME 记录即规范名称记录(Canonical Name),它返回另一个域名,即当前查询的域名是另一个域名的跳转。CNAME 记录通常用于同时提供 WWW 和 MAIL 服务的计算机。例如,有一台计算机名为 “host.mydomain.com”(A 记录),它同时提供 WWW 和 MAIL 服务,为了便于用户访问服务,可以为该计算机设置两个别名(CNAME):WWW 和 MAIL。这两个别名的全称就是 “www.mydomain.com” 和 “mail.mydomain.com”,实际上他们都指向 “host.mydomain.com”。
(五)PTR 记录
PTR 记录即逆向查询记录(Pointer Record),只用于从 IP 地址查询域名。PTR 记录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非常有用,比如在网络管理和故障排查中,可以通过 IP 地址反向查询对应的域名,以便更好地定位问题。
六、DNS 的报文结构
DNS 报文结构分为多个部分,对于理解 DNS 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一)报文结构概述
DNS 报文主要由事务 ID、标志、问题计数、回答资源记录数、权威名称服务器计数、附加资源记录数等组成。事务 ID 是 DNS 报文的 ID 标识,对于请求报文和其对应的应答报文,该字段的值是相同的,通过它可以区分 DNS 应答报文是对哪个请求进行响应的。
标志字段又分为多个子字段,如 QR(查询请求 / 响应标志),查询请求时值为 0,响应时值为 1;Opcode(操作码),0 表示标准查询,1 表示反向查询,2 表示服务器状态请求等。问题计数表示 DNS 查询请求的数目,回答资源记录数表示 DNS 响应的数目,权威名称服务器计数表示权威名称服务器的数目,附加资源记录数表示额外的记录数目(权威名称服务器对应 IP 地址的数目)。
(二)Wireshark 抓包实战分析
通过 Wireshark 进行抓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 DNS 报文结构。在抓包过程中,可以看到 DNS 是应用层协议,传输层协议使用的是 UDP,默认端口是 53。
- DNS 请求报文:请求报文中,事务 ID 用于标识该请求,标志字段中的 QR 值为 0,表示这是一个查询报文。问题计数通常为 1,因为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问题。而回答资源记录数、权威名称服务器计数和附加资源记录数在请求报文中都为 0,因为此时还没有响应的查询结果信息。
-
- 例如,通过 Wireshark 抓取的一个 DNS 请求报文,其事务 ID 为 0x9ad0,标志为 0x0000 Standard query,问题计数为 1,回答资源记录数、权威名称服务器计数和附加资源记录数均为 0。
- DNS 响应报文:响应报文中,事务 ID 与对应的请求报文相同,标志字段中的 QR 值为 1,表示这是一个响应报文。回答资源记录数、权威名称服务器计数和附加资源记录数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值(不一定全为 0)。
-
- 例如,一个 DNS 响应报文的事务 ID 与之前的请求报文一致,标志中 QR 值为 1,同时回答资源记录数可能为 3,权威名称服务器计数和附加资源记录数可能为 0。
总之,通过分析 DNS 报文结构和 Wireshark 抓包实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DNS 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七、DNS 劫持知多少
(一)DNS 劫持的原理
DNS 劫持,也称为域名劫持,是一种网络攻击手段。攻击者通常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改变域名和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例如,攻击者可能会攻击 DNS 服务器,篡改其中的域名解析记录,使得当用户输入一个合法的域名时,DNS 服务器返回的却是恶意网站的 IP 地址。这样,用户就会被重定向到恶意网站,而不是他们原本想要访问的合法网站。
攻击者进行 DNS 劫持的目的主要是窃取敏感信息或进行违法操作。当用户被重定向到恶意网站后,恶意网站可能会模仿合法网站的外观,诱导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信用卡号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攻击者获取,就会给用户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隐私泄露风险。
(二)DNS 劫持的危害
DNS 劫持会给用户和网站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对于用户来说,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用户在被劫持的恶意网站上输入的敏感信息可能会被攻击者窃取,导致信用卡被盗刷、个人身份被冒用等问题。据统计,每年因 DNS 劫持导致的用户财产损失高达数亿美元。
对于网站来说,DNS 劫持可能会导致用户流失、业务受损和形象受损。如果用户在访问一个网站时经常被重定向到恶意网站,他们就会对该网站失去信任,不再访问。这将导致网站的流量下降,业务受到影响。同时,网站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影响其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预防 DNS 劫持的方法
- 选择专业的 DNS 服务商并保持安全更新。专业的 DNS 服务商通常会有更强大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技术团队,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 DNS 劫持攻击。同时,用户应保持 DNS 软件的更新,以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 配置安全的 DNS 服务器。可以考虑使用公共 DNS 服务器或运营商提供的 DNS 解析服务,并确保其安全性。例如,谷歌的 8.8.8.8 和 8.8.4.4 公共 DNS 服务器就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使用 DNS 安全扩展协议(DNSSEC)。DNSSEC 依赖于数字签名和公钥系统去保护 DNS 数据的可信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防止 DNS 劫持。目前,越来越多的 DNS 服务器开始支持 DNSSEC 协议。
- 采用多因素认证。对于重要的网络设备和 DNS 服务器,可以采用多因素认证,如密码、指纹、令牌等,增加攻击者的入侵难度。
- 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报警潜在的攻击行为,共同保护 DNS 服务器的安全。
- 采用高防云解析服务。高防云解析服务通常具有强大的抗攻击能力和快速的解析速度,能够有效抵御 DNS 劫持攻击。例如,一些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高防云解析服务,可以在 DNS 劫持发生时快速切换到备用服务器,确保用户的正常访问。